close

國內的動物收容所一直遭到動保團體的批評,他們指出進入收容所的貓狗,被安樂死的比例高達七成三,目前的收容所並不是扮演中途的角色,而是很多流浪動物生命的終點。



為了改變形象,農委會最近恢復了評鑑制度,希望鼓勵做得好的收容所,也讓表現不好的能迎頭趕上。

保護動物不是口號,農委會展現實際行動,頒獎表揚給優秀的公立動物收容所,包括台北市和台中市,因為管理做的好等等理由,得到特優的獎勵。

不過農委會也坦承,還有十多個縣市表現的不太好,名單先不公開,國內的動物收容品質,的確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。

動物社會研究會多次深入調查,發現國內的公立收容所問題很多,包括把流浪犬貓當成垃圾、交由清潔隊來捕捉,有些縣市捕捉的數量高過於收容數量,動物不明死亡或失蹤的數量高達四成,而動保團體也拿出農委會統計的數字指出,從八十八年到九十七年這九年間,有高達七成三的動物被送入收容所之後,下場就是安樂死。

動保團體批評,在台灣因為一般民眾認養的比率過低,進入收容所,對於多數流浪動物來說、其實就是生命的終點。

記者林靜梅徐啟峰台北報導。

文章來源: 公視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生命禮儀產業報導 的頭像
    生命禮儀產業報導

    生命禮儀產業報導

    生命禮儀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