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〔自由時報記者蔡偉祺/北縣報導〕「千里一線牽,幫助在耳邊」,台北縣國際生命線協會明天就要滿二十二歲,且今年生命線接獲的求助個案,還是首度突破一萬件。主任楊曉青表示,近年民眾求助生命線的主要原因,以精神心理比例最高,接下來才是家庭、感情因素,反映台灣民眾心理長期承受高壓的社會現象。
今年接案數突破一萬件
台北縣國際生命線協會在一九八八年成立,明天將舉辦二十二週年慶祝典禮。楊曉青說,今年一至十月有效求助個案已超過八千兩百件,全年累計將達一萬件以上,比去年度九千四百三十三件的個案量成長許多,但危機個案數(自殺)則是下降。
生命線協會統計,民眾求助的主要問題,有近三成和個案的精神心理有關,家庭、感情因素來電的比例則在一成二左右,其他像人際、夫妻和職業問題,也有不少人感到困擾。且其中有超過六成求助者的年齡,是介於三十到五十歲間,女性比例則有六成,遠比男性要高。
楊曉青解釋,早期生命線志工接到的求助電話,最多是和家庭、經濟等因素有關,但近十年來,不堪精神心理壓力的個案,則成為各生命線輔導的主要對象,比例也遠高於其他問題。她分析,三十到五十歲階段承受的生活壓力大,上有父母要照顧、下有兒女要養育,甚至還要協助仍在學的弟妹,加上還有工作、夫妻相處等問題,很多人都會有憂鬱傾向。
專線二十四小時服務
楊曉青說,其實憂鬱情緒通常都是在某個時間點上湧現,只要適時找到抒發管道,將心中的話講出來,並藉由專業志工輔導,就能避免不好的結果。生命線「一九九五」提供二十四小時,全年不間斷的服務,就是很好的選擇。
文章來源: 自由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