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面對中國的強大競爭,許多人擔心未來兩岸深度交流時,台灣下一代的年輕人會沒有競爭力。尤其透過媒體不斷傳播中國的大學生有多用功、多努力,兩相對比之下,台灣的年輕人似乎一點競爭力都沒有,可是最近我逐漸發現,中國的年輕人工作態度,並不如媒體上報導那樣,也沒有強烈的團隊意識,我反而發現了台灣年輕人的創造力與生命力。



  筆者公司目前有個專案,製作成員來自海峽兩岸共3間公司的團隊,其中兩間是台灣公司,一間是中國公司,案子初期三方合作的還算順利,也都按照既定時程開發。

  但是時間一久,我開始發現製作時程與原定目標有了落差,我開始追究原因,原來是中國的製作團隊開始有所延誤,所以台灣的製作團隊需要等中國方面製作完成,才能接著進行後製的工作。

  於是,我開始跟中國的那間公司溝通,請他們加快速度,每次都滿口答應我一定會積極趕工,結果卻是員工每天6點準時下班不願意加班趕工,他們認為專案延誤是公司的事,不需要他們個人負責。

  後來為了讓工作準時完成,我不得不讓台灣的製作團隊分攤部分原本該是中國製作團隊的工作,台灣的這些員工為了專案準時完成,每個人不分晝夜加班,有天半夜我看到MSN上台灣這些同仁都還在線上,而中國那些工作人員全都是離線,這一剎那間,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台灣的年輕人,還是很有競爭力的!

  他們願意為了工作努力打拼,他們把團隊成果看的比個人還重要,這些特質是我在對岸的那些年輕人身上看不到的!我承認對岸的工作人員能力也很強,但是誰也不服誰,而且每個人主觀意識都強,很難整合出最佳的團隊戰力。

  反觀台灣的這些團隊成員,每個人的學歷普通,但是透過長時間的相處、教育訓練,每個人都培養出正確的工作觀念,也勇於挑戰難度高的工作,他們已經不再是不耐壓的草莓族。

  透過這次專案的進行,我看見了兩岸年輕世代在工作態度上的差異,或許我看到的並不代表全貌,但是我至少可以確定台灣新世代的競爭力,絕對不會比別人差,誰還能說我們下一代的年輕人競爭力不如人?
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

文章來源: 卡優網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生命禮儀產業報導 的頭像
    生命禮儀產業報導

    生命禮儀產業報導

    生命禮儀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