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放陸生來台就讀與大陸學歷採證,以成為兩岸教育交流的趨勢。面對陸生三法卡在立法院無法放行,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周美惠表示,無論未來台灣政府政策如何,龐大的陸生將成為台灣學生的競爭者,如何做好準備、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才是最重要的。
【開放陸生來台 兩岸學子相互激勵】
台灣真正能吸引陸生就讀的,其實是國立大學的台清交,私校因學費高,在大陸的知名度低,除非辦學有特色,否則想要藉助陸生解決招生不足,很可能大失所望。周美惠即表示,會選擇來台念書的陸生,不致於頂尖,但會是中高程度的學生,面對為數不少的陸生,的確會對台灣學生造成威脅。
回歸教育基本面,周美慧十分贊同承認大陸學歷 ,他認為台灣可以承認美國、韓國等外來學生的學歷,卻獨漏大陸學生,是不合理的作法。 銘傳大學傳播管理學系教授呂郁女同樣表示贊同,他以「鯰魚效應」來比擬兩岸學子的關係, 如果池塘裡同時存在數隻鯰魚的話,那鯰魚的生命力、活動力就會很強。而兩岸本來就是同文同種,如果大陸學生來台,可以帶動同學自動自發的精神,兩岸年輕學子互相觀摩、相輔相成、互相勉勵,一起往前推進的話,也許對兩岸來說都是好事。
多數陸生來台的主要目的,不外乎是期盼能零距離接觸台灣文化與生活、了解台灣傳播業的發展,一窺台灣與大陸的不同。開放大陸學歷,不僅提供有志來台發展的陸生擁有更多機會,相對刺激台灣學生的競爭力。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袁寅認為,開放大陸學歷為台灣學生帶來的好處遠大於陸生,兩岸學歷對等,才可能為在大陸工作的台灣學生提供平等的競爭環境,擴大就業市場。
【陸生腳踏實地 台灣學生創造力強】
在兩岸學子的比較上, 呂郁女認為多年觀察下來,台灣的學生非常活潑,對於很多事情都敢勇於去表達議題、討論,相較於大陸生,比較能夠跟老師或者跟業界做良好的溝通。周美慧則欣賞台灣學生的創造力,但他認為台灣學生普遍不夠有遠見。
對於陸生的學習態度,經常接觸到大陸學生的呂郁女將兩岸上課的情形作了比較,她明顯感受到,大陸的同學非常用功,對事情相對一板一眼,按照規矩來。但台灣學生在上課態度方面就顯得鬆散 ,經常上課上到一半因外務離開教室,或是聊天說話。
台灣學生除了活潑、創意豐富,自主意識也相當強烈,願意在公開場合表現個性與看法,且課餘時間能主動在職場上鍛鍊自己,具有職業精神與素養。鄧凱蕾提到,台灣學生做事態度充滿熱情和奉獻精神,大陸學生多為獨生子女,因此較為嬌生慣養。陸生則相對注重學術、學科,在強大的就業競爭壓力下,學習積極度遠比台灣學生高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鄭乃云表示,大陸學生上課勤做筆記、主動發問,課後仍不忘認真讀書、與老師討論學科問題。
【面對外來挑戰 培養遠見能力應戰】
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,有42.16%的企業會因此增加晉用大陸學歷人才的意願,更有46%的企業認為這是國際趨勢,面對即將遇到的競爭,周美慧則坦言台灣學生的競爭力的確不如大陸學生,現階段台灣學生應培養自己的國際觀,以更有遠見的態度面對未來的挑戰。呂郁女則表示,在過去的工作或學術上的交流的經驗裡,台灣學生競爭力顯得較差,若要增加競爭力,應該從學生時代就用功累積自己的籌碼。
面對開放對岸學歷,台灣學生認為,清楚找到未來志向與目標格外重要,若將來台灣承認大陸學歷,競爭對手不僅大幅增加,也相對增多強勁對手,唯有確認自身目標,朝志向積極鑽研,藉此增強實力與經驗。但對於是否考慮到大陸發展,台灣學生皆表示不排斥,如有機會將慎重考慮,衡量自己的能力與成就。(到WEnews與公民記者交流→http://wenews.nownews.com/news/19/news_19089.htm)
文章來源: NOWnews
- Jan 17 Tue 2012 13:12
WEnews採證大陸學歷 學界舉雙手贊成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