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看過滿是拖鞋的河流嗎?你能想像當上千隻拖鞋,突然出現在你眼前會是什麼樣的光景嗎?這是阿美族藝術家拉黑子.達立夫的作品,利用上千隻廢棄拖鞋及漂流木,創作出的裝置藝術──「漂流拖鞋」,令人為之驚艷!
藍白拖、嬰兒鞋、破布鞋還有漂流木等,這裡不是垃圾場,而是一道「河流」!由拉黑子創作的「漂流拖鞋」,最近在國立美術館展出。這一隻隻配不成雙的拖鞋,都是拉黑子自行到海邊或河邊撿來的。創作靈感起因於拉黑子旅行台灣、印尼與菲律賓等地時,發現南島民族雖包含不同的語言和文化,但因為類似的氣候環境,均有穿著拖鞋的習慣,於是「拖鞋」便成為南島民族特殊的共同表徵,也成為此次藝術家創作的「對話者」。
拉黑子更強調,這些漂流木「有話想說」,他常看著著卡在溪中巨石的漂流木,心想或許這些漂流木也期許自己能被賦予意義,因此他創造作品來代替「它們」發言。而當颱風天過後,大家一窩蜂搶撿漂流木之際,拉黑子卻撿起殘破不堪的拖鞋。他認為,拖鞋是河口或海邊最多的「垃圾」,但在成為垃圾前,它們皆歷經「一段故事」,拉黑子同樣感覺「拖鞋們有話要說」!或許這些拖鞋,想要告訴我們,它的主人是誰?它曾經去過哪些地方旅行?做過什麼樣的豐功偉業?為何到此流浪?它的未來將何去何從?…等。
拉黑子也說,因為拖鞋輕便、便宜,所以人們不重視它,拖鞋很容易被主人丟棄。但我們卻忘了拖鞋曾經陪我們走過多少歲月、多少里路,但拖鞋卻清楚記得,人們腳的紋路和踏遍哪些地方。遭「棄如敝屣」後,它們只好隨著海流飄蕩、流浪,然後再下一站停泊,人不也如此?〔來看更多作品照:http://wenews.nownews.com/news/24/news_24184.htm〕
拉黑子利用漂流到海邊,充滿「生命歷練」和「深刻記憶」的漂流木及拖鞋作為材料,刻畫出一個個蘊含故事意義與處境的作品。「漂流拖鞋」不僅是一項裝置藝術,更具有讓現代人醒思環保議題的意義!
文章來源: NOWnews
- Jan 17 Tue 2012 09:59
WEnews上千拖鞋蔚成河 「漂流拖鞋」吸睛!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