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李宜霖台北報導】邦查(Pangcah)青年圍著火焰,冉冉而上的濃煙,連繫著祖靈。青年們在長老叮嚀下,必須接受嚴格的訓練,肩負保衛部落的責任,成為真正的「邦查」。



Fotol(王儀光)在花蓮觀音部落長大,15歲進入年齡階級,豐年祭時祭拜祖靈,通過成年禮,就屬於「青年」,必須保衛部落。

Fotol說,過去儀式比較原始,剛進入成年禮的青年圍著祖靈之火,祭師用手點酒,撒在青年們身上,青年們必須喝光一壺小米酒。儀式結束後,祭師叮嚀說:「你們就是部落的青年,要遵守規範。」青年必須謹守十條守則,包括不要違背前輩等做人做事的道理,受訓期間也必須待在青年聚會所上課,每天帶著棉被在聚會所睡覺。

最小的階級要砍柴火,到河邊撿木材,傍晚5、6點時,在青年聚會所把火點燃。之後前輩們陸續來到,7點全部集合到齊。9點頭目來訓勉說:「部落就靠你們了,好好接受訓練,不要怕事。」隨後長輩陸續講話,最後只留下年齡階級最後2階負責訓練新人。

嚴格的年齡階級訓練

晚上10點時,青年們集合繞部落一圈,提醒族人們早點休息,注意安全。部落前輩會教導歌舞,每天也接受不同的訓練,前輩會在旁邊守護指導。青年要半夜去墳墓撿骨頭,前輩會假裝鬼嚇唬,用繩子吊著衣服飄來飄去。尤其青年要輪流獨立行走在黑夜裡,更為可怕。每個等待的青年都十分緊張,前輩會將衣服放在墓碑前,難以尋找,藉此訓練膽量。

另外也會把拖鞋放到某家戶,指定位置去尋找。冬天青年要下去寒冰的水裡訓練,夏天則學會用八卦網抓魚。前輩規定要抓急流中珍貴的魚種,如果抓錯魚,還要回去繼續抓魚。

每個年齡階級有各自名字,名字由頭目、長老命名;長輩會抓住階級的習性,與時代的遭遇來取名。Fotol通過成年禮時,那一年豐年祭剛好下大雨,於是階級名跟「雨水」有關。他的上一階命名「颱風」,因為剛好豐年祭時颱風席捲,青年風雨無阻地繼續跳舞。

Fotol說,以前豐年祭會場靠近水圳,部落族人很容易掉到水裡。有好幾年豐年祭,許多小孩掉落死掉,長老就建議會場不要設在水圳旁,改搬到教會旁邊。之後會場又陸續搬遷,從原本的砂石地,變成為水泥地,還有遮風避雨的屋頂。

豐年祭所有服裝都是老人家製作,以前Fotol的母親負責製作青年的衣服,也傳授給他的姊姊。由長老決定條紋,以及每個階級該有幾條顏色。最小的階級第一班穿黑色窄裙,配上情人袋;再來第二班加上頭巾,改穿長褲;第三班改穿著不同顏色的長褲,頭上綁著山雞毛;接下來越往上羽毛越多,但不能太長,高過頭目長長的羽毛,一旦超過,必須剪斷,越高的階級還加上佩刀。

Fotol說,隨著時代變遷,國民政府警察局進駐,部落將守護安全的責任寄託在政府身上,由警察巡邏。接受國民教育後,許多小孩懶散不想繼續參加,在國民政府政策影響下,會所制度逐漸軟弱;加上長輩、青年北上,留在部落的小孩越來越稀少,留在都會工作的人難得回來,要組織青年非常困難,會所制度慢慢消失。

邦查耆老Fotol追憶過去的文化,繼續在台北溪洲部落實踐。(圖/溪洲部落 文/李宜霖)

花蓮觀音部落族人在重新打造的豐年祭會場,繼續傳承文化。(圖文/李宜霖)

文章來源: 台灣立報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生命禮儀產業報導 的頭像
    生命禮儀產業報導

    生命禮儀產業報導

    生命禮儀產業報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